这是一个回顾过去、谋划未来的紧要时刻。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正式发布,中国未来5年、15年的蓝图绘就。近期,“地方版”《建议》陆续发布,各地未来发展的目标路径日渐清晰起来。
据观象君统计,截至12月12日,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东、河北、浙江、湖北、湖南、辽宁、黑龙江、四川、江西、安徽、海南等15个省级行政区发布了各自的《建议》。
观象君梳理发现,这些《建议》中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工业互联网”——
北京提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汽车、医药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上海提出,全面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聚焦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特色电商、网络视听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一批本土龙头企业,打造新生代互联网企业集群。
天津提出,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建成一批标杆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城市和典范城市。
重庆提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工业互联网平台。
浙江提出,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和制造大省深度融合,培育提升“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广新智造模式。
河北提出,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变革,发展服务型制造。